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八章 城破 下 (第1/2页)

加入书签

杭州城作为两浙路首府、江南第一重镇,不仅墙高门大,所处地理位置也是极为险要,易守难攻。

北起大运河,南接钱塘江,东连杭州湾,水域的纵横交错使得整个杭州城几乎只有西城门能让井阑、冲车等大型攻城器械发挥作用。

义军第一天的进攻便是围绕着西城墙进行的,方腊、石宝、司行方等武艺拔群、有勇有谋的将领齐聚在西城墙下,率领各部对西城墙发起猛攻。

当然,义军也同时攻打了南北城墙,只是进攻的力度和频率远不如西面。东面因为是海港,义军只是围而不攻。

守城的陈建、顾安也非等闲之辈,提前预料到了义军的行动,将官军主力也放在了西城墙上。

兵器和铠甲的不足始终是义军的最大难题。在官军箭矢的猛烈射击下,每一波进攻的军士还未靠近城墙,就会出现极大的伤亡,甚至直接被射得溃不成军。

但义军的优势就在人多,而且方腊也知道不可能一举攻破杭州城,所以第一天攻城的大多是后来加入的“新军”,真正的精锐从始至终没有出现过。

第一天的攻城中,义军虽然多次登上了城墙,但都因后劲不足被官军杀退。起初官军对声势浩荡的义军颇为畏惧,但经过这一天的搏杀后,官军对义军的畏惧情绪逐渐变成了轻蔑。原本精神紧绷的陈建、顾安也是放松了下来。

如果不看城下散落的兵器、箭矢,只看义军的尸体,整个战场就宛如官军对百姓的一场屠杀。官军的损失几乎可以不计。

到第二天,还不到巳时,义军就再度从西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南北两面如昨日一样,只投入了少部分兵力。

恍如昨日重现,义军依旧是凭着悍不畏死的劲头一次次冲到城墙上,随后便被官军从容不迫的一次次杀退。

战斗持续到中午时,城墙上陈建扫视整个战场,对旁边的顾安说道:“我看贼军也就到这个程度了。两日下来,死伤至少也有五千以上了吧,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军心瓦解,自行退去了。”

顾安皱眉道:“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依照之前的情报,方腊手下应该是有一支精锐的亲军才是,为何迟迟不现身?”

“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陈建指了指城下远处一名骑着高头大**男人:“那不就是方腊么?他都在这儿,他为数不多的亲军又能在哪?”

顾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恰见方腊也在向他们看来,他心中莫名紧张了几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不行,我得去别的城墙处看看。”

陈建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此处有我在,方腊如何也上不来。”

顾安刚转身,就看到一名传令兵神色匆匆的跑了过来,喘了几口粗气道:“报!陈大人,南面钱塘江上惊现数十艘大船,上面插着方腊的旗号!镇守南城墙的张校尉不知如何定夺,特命我来禀报。”

两人陡然变了脸色,顾安正要说话,却见又一名传令兵跑过来说道:“报!陈大人!杭州湾上突然出现数十艘大船,都打着方腊的旗帜,李校尉震恐,特命属下前来求援。”见顾安蹙眉不语,陈建沉声道:“这两路想必才是方腊的杀招,恐怕两处是一真一假,要是我们分兵去守,恐怕抵挡不住。”

沉吟许久,顾安断言道:“不用管杭州湾,他们主攻的应该是南城墙,我马上带将士们赶过去。”

陈建想了想,也觉得义军从杭州湾发起进攻的可能性不大,便点了点头:“好,看来先前是我小看贼军了,你去那边千万小心,若感觉不对尽快向我求援,我会立即赶过去。”

顾安向他微微作了一揖,随即快速向城下走去。

与义军一样,官军也是良莠不齐,彼此战力的差距也非常明显,部分外县来的厢军素质与普通民众相差无几,还有许多是犯了事被刺配来的配军,平时的任务都是负责干些杂活,上阵打仗也是头一回。

城中相对精锐的,就是此时城西的守军,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得知南城墙极有可能受到贼军主力攻击,顾安当即调了一千五百余人,向城南赶去。

而攻打南城墙的,是吕师囊和方杰率领的义军,经历过从台州杀到杭州的大小战阵,也称得上得上是精锐。

钱塘江是南城墙的天然护城河,但义军的战船却是将之“化险为夷”,利用战船遮挡箭矢,靠近城墙后再搭云梯进攻。

当顾安带着援军赶到南城墙时,已有义军攻上了城墙,把他吓了一跳。好在登上城墙的义军数量不算多,援军一到就被杀得退了下去。

随后,在吕师囊和方杰的敦促下,义军的进攻变得更加悍勇,不少士卒舍命将官军拉着一起坠入河中。

尽管官军的伤亡数逐渐增大,顾安心中却是安定了几分,眼前贼军的实力足以证明他们就是义军中的精锐,说明他猜对了,义军主攻的是城南。

顾安不知道的是,城南确实是义军主要进攻的方向,但城西也是,甚至西边才是猛将云集的地方。但顾安等人对义军的了解并不多,情报仅限于方腊、王寅、石宝寥寥几人。

城西,顾安走后不久,一批人拿着各式兵器走到了方腊身后。

这批人是整个方腊集团的中流砥柱,分别是石宝、厉天闰、司行方、庞万春、郭世广、高可立、钱振鹏,郑彪、包道乙等人,个个都是一等一高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