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三章自掘坟墓

加入书签

变数其实已经开始了。几日后,就在丁一的伞兵部队于黑龙江伊春地区成功实施伞降,并且在当地反正伪满国防军的帮助下围歼驻扎在伊春地区的大约一个联队的日军时,朝边界地区惠山市传出了**共荣军爆发大规模起义的消息。欧阳云接到情报,立刻打电话给总部设在重庆的**国**,明确提出**有义务为迷途知返的**人必要的支援和指导,而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的话,国**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国**主导的联合**之所以能出现**人的身影,****功不可没。**的首脑也一直有要求老大哥帮助其复国,不过欧阳云对此反应却偏冷淡。欧阳云想得很清楚,战后国固然需要**扮演好跟班小弟的角色,但这其**人自身能发挥的作用其实有限,关键还是看国是否能够彻底的击败日本且能够保持现在的军事和**地位。鉴于**LDD在朝边界地区闹得厉害,而且似乎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国GCD的援助。对此,最高统帅部已经有人提到应该遏制该党的活动,以避免其在战后成为祸乱**局势的捣屎棍。而欧阳云正因为有上面的认识,所以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时代不一样了,没有我们的支持,**无论是哪一方势力,想要战后在**建立政权都是空口白话。**被小日本占领这多年,谁能保证**人的思想就没有遭到**的毒害?我以为,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应该在**的战后重建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欧阳云如此阐述自己的战后**方针。

作为****的首脑,李大虽然需要处处仰国鼻息,实际上呢,刚开始的时候,他很看不起国人。这或许可以视作日本和**上层人士的一个通病,即在他们眼,曾经称霸东方,能够从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榜样力量的国已经不存在了。换句话说,现在的国人其实并不能代表国,他们身上炎黄的血脉已经被外来的胡人给沾污了。

崖山之后无国,对于日本人和**人来说,这句话绝不仅仅只是说说那么简单,而是他们心真实的认识。所以才有日本人和**人跳出来称他们才是华夏明的继承者,如后世的韩国人,更无耻的敢于给孔子换种族,剽窃去当他们韩国人的祖先。

说到底,还是胜者王败者寇的观念作祟。这不,随着**事力量的强大,乃至于成为当今世界抵抗轴心国的绝对主力,李大的态度一下子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完全的颠倒过来。于是,很奇葩的一幕发生了。国民众对当前的政体已经完全适应了的情况下,居然是李大首先在报纸上镌称国当前的**体制并不利于对日作战,国应该进行改革,给予拯救了国的欧阳云大将军更多的权力,比如说大总统制。

因为这件事,欧阳云还特地发表电视讲话进行过辟谣,并且在次日捏着鼻子上门拜访老蒋,委婉的向后者保证,联合**绝不会无故更改已经成熟的现有**体系……

也是因为这件事,令欧阳云对李大观感极差。而后者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这件事,从此表现得更加的循规蹈矩了。

**共荣军发生暴动,在欧阳云看来这是能够加快反攻进程的好事,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而对于李大来说,这则是改善他本人及**形象的大好机会,所以他表现得十分的热情。不仅立刻回电同意欧阳云的提议,后面还自作多情的称会立刻着手安排策反**共荣军的工作以配合**队的对日反攻。

凡事总是相对的,对于国这方来说是好事,对于日本方面而言自然就是坏事。

冈村宁次和山田乙三还算是识大体,并没有刻意对上隐瞒“**事件”及引起的相关事故,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及时汇报,石原才得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应对政敌的发难,从而避免因为受**事件的影响而黯然下台。当然了,因为**事件以及引起的相关事故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他这也只是勉强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已。

本来因为日本和平军的攻心术就已经手忙脚乱了,现在又摊上这码事,肉眼可见的,石原迅的憔悴下去。恰在此时,“惠山暴乱”发生,这就成了压倒石原军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它再也不堪重负。

石原军政权的倒台还拖累了他的**盟友近卫麿。一直以来,近卫麿在**上都给予了石原足够的支持。只是现在,因为在**事件和“前线部队人心惶惶”一事上的无作为,他的战时首相生涯也终于到头了。就在“惠山暴乱”发生的第三天,日本军界几个元老有了动作,在他们的怂恿下,**再一次跳上前台。于是几乎一夜之间,日本不仅换了内阁,而且连军部也给换了。

欧阳云接到相关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四天后。是时,他正在接见潘秀安。因为潘媚人正陪同接见潘秀安,所以电报是张梁呈送上来的。当着潘秀安的面,欧阳云先是扫了电一眼,随即变得认真起来。稍后,他抬头皱眉道:“真没想到,哼,日本人这是自掘坟墓。”

“发生什么事了?”潘媚人问,问着还看了看潘秀安。

潘秀安善识人意,忙站起来道:“总理大人,我是不是回避一下?”

欧阳云摆手,道:“没这个必要,你知道也是好事。小日本换内阁了,那个上等兵又上台当首相了。”

潘秀安一怔。

潘媚人解释道:“就是**。”

“哦,”潘秀安对**的为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闻言很是吃惊,道:“**是著名的强硬派,日本人这么做还真是自掘坟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