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 醉人的年味道 二 (第1/2页)

加入书签

原来,就在张明宇和四哥明红在书房里密谋的时候,二伯家的几个孩子及全家陆续到达了。

按照川水年夜饭的习俗,年夜饭前,放完鞭,“祭祖”开始了。

只见厅堂内,张江海早已准备了一张大方桌,摆上几张凳,几副碗筷。

墙上的壁橱内,一对红烛亮起来,张江海毕恭毕敬点燃三炷香,插在盛满白米的香炉中。

张明宇的母亲陈秀莲用餐盘端来了饭菜。张江海不要别人帮忙,自己小心翼翼接过,在桌面上摆放了八大碗菜,红烧五花肉,油炸豆腐,肉圆子和红烧鳊鱼,荤素搭配,有鱼有肉。仔细一看,四样菜都是双份的。

陈秀莲笑着解释道,给祖宗吃年饭,这叫“好事成双”。

敬酒是有讲究的,酒具是张江海早已准备好的,每年一新的小酒杯,酒是新开封的好酒。按照酒席座次顺序,父亲先为几个杯子斟上酒。

“祖先们,今天是大年三十,接您老们吃年夜饭,张家已经开枝散叶,不负你们的期望了。”父亲边说边将筷子搭在菜碗边,然后又一轮斟酒。

过了三巡,父亲又将杯中酒倒回壶中,再盛满热乎乎的米饭,后倒上茶水。

“祖先们,您老们吃饭宴菜(方言,意为劝吃饭菜),现在物资条件丰富了,多宴菜。”自始至终,父亲神情严肃认真,他说为了不打扰祖先用膳,自己身体不能与饭桌接触。

然后,每个人在准备好的垫子上,给祖先磕头跪拜。

祭祖礼毕,早已饥饿难耐了的众兄弟姊妹,看到桌子上五颜六色,香气扑鼻的年味道,簇拥这两个老人---为众人操心大半辈子的张江海和陈秀莲夫妇,各自围坐在桌前。

按照张江海的要求,十一个兄弟姊妹不分亲疏,不分彼此坐桌子,小孩也不例外。

于是,二伯家的四个儿子和张明胜、张明宇跟张江海夫妇坐在一起,另外加上李书林和二伯家的大女婿程兵。

大姐明花坐到另一桌,跟两个嫂子(明桥大哥的妻子袁友娣和明汉的妻子朱文芝)和几个女婿在一起。一落座,明花的大嘴一撇,跟几个同桌的人笑着说,

“你们看看,我爸妈对待姊妹们,平时不分彼此吧,一到过年过节,就把他们喜欢男孩的心思暴露无遗。”

“老人们都一样,别说父,就是我们家,我爸妈不也一样,不然怎么给我起名友娣。”大嫂袁友娣说道。友娣就是“有弟”,大嫂的爸妈盼着儿子的心昭然若揭。

不知道为啥?二伯家的孩子们管张江海叫“父”,而且,张明宇发现,川水木兰镇的人,管父亲的弟弟们都叫“父”,张明宇心里想,具体原因不清楚,可能是更亲热的一种表示吧。

一大家人在最大的哥哥,明桥的号召下,齐齐跟张江海夫妇俩敬上一杯酒,祝老人健康长寿。

一家人团聚,多么幸福呀!两位老人欣慰地望着众下辈,毫不迟疑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大家尝着陈秀莲精心设计的年夜饭,多么熟悉的年夜饭,多么醉人的年味道!

兄弟姊妹们吃喝着,就开始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敬酒环节。

大家倒是心照不宣遵循老幼尊卑的顺序,依次敬酒,一时间,战火纷飞,风起云涌。

不大一会,明桥大哥、明汉二哥等几个不胜酒力的已经被众人灌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的,当张明宇到明桥跟前时,明桥一下子惊醒,把自己的儿子叫过来,对张明宇说道,

“明宇,建云这孩子今年退伍,工作的事,我就交给你了。”

原来,大哥明桥的孩子张建云,五年前因为不想读书,就去参军入伍,在部队上本来有机会转为义务兵,但不幸的是,考试成绩不过关,只能服役到今年下半年,就必须转业。

“大哥,没有问题,建云,听说你还是部队的汽车驾驶的教官,不错,你工作的事包在小叔身上。”

“小叔,我敬你一杯,谢谢你了。”张建云急忙道。

张明宇看到,建云这孩子,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敢说话,敢闹酒,不禁感叹,部队真是个大熔炉,敢叫孩子大改变,敢叫日月换新天。

“明宇,大哥我过了今年就会内退,到时候我也帮你们的忙,给你们做点事,”明桥说道。

张明宇当即答应道,

“大哥,我早就想到了,你要是过来,跟大嫂有个伴,还可以管管仓库,两好合一好,太好了。”

张明宇心里想,大嫂袁友娣已经在宇红公司仓库帮忙管理食堂了,如果明桥大哥过来,工作能力强的话,正好把二哥明汉抽出来,负责加工中心或者宇红天下工地上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