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19 归德告急

加入书签

四月十七日中午,朱友建收到了辽东孙承宗送来的军情。

自从孙承宗到了辽东,他便花大力气,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利等方式,广泛吸纳蒙古人、辽东汉人为探子。这些人以游牧、走商的名义四出侦查建奴军情。因此,大凡建奴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是逃不过他的眼睛的。

三月,在泰宁、察罕儿一带活动的蒙古探子纷纷来报,有一支万人左右的建奴军在奴酋多尔衮等人的率领下路过这一代,前往河套地区准备招降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

孙承宗忧心忡忡。林丹汗去年突然死了,察哈尔部的实力经过建奴多年的分化、拉拢、打击,已经大不如前。林丹汗在世的时候尚被建奴追着打,现在他的儿子额哲肯定更不是对手。蒙古察哈尔部的投降,或者被灭已成定局。

而不管额哲是投降建奴,还是被建奴所灭,建奴必然收服蒙古各部。届时,整个大明北方边境,从东北到西北,建奴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地方入塞。建奴有机动优势,又能任意选择战场,整个战略主动权完全落在他们手里。

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陛下似乎变了许多。上任前在皇宫的谈话,现在再次回想,孙承宗不由对陛下的眼光感到佩服。

“锦州守与不守,已无区别。”

至此,孙承宗回味着朱友建说的这句话,内心真正开始反省起来。是啊,在辽东修再多的城堡,除了徒耗国力,又有何益?辽东走不了,建奴可以从蓟州走,可以从宣大走,难不成要再修几条长城不成?当今之要,不是修城堡,而是打造一支堂堂正正的敢战之军。如太祖之时,能把蒙古打的欲生欲死的威武之师。

“该来的,果然来了!”朱友建看着孙承宗送来的军报,陷入了沉思。提起笔来,写下了“见机行事,全权负责”八个字。沉吟半晌,终是没有再写什么。

“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吧。”朱友建自言自语。

随后,数十骑锦衣卫由京城出发,星夜兼程直奔河南而去。

此时的归德城墙,已被血水与金汁浸透,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气味。但攻守双方均没人在意,视敌人的性命如草芥,亦视自己的性命如草芥。

今日,是马守应负责攻城。马守应绰号老回回,陕西绥德人。出身于边兵,崇祯元年聚众造反,隶属高迎祥、活动于甘肃东部,众至数万。崇祯四年入山西,编入王自用的“三十六营”,是仅次于王自用、高迎祥的重要贼酋。王自用死后自立门户,势力极盛。

马守应的手下,亦大多是出身于陕北、甘肃一带的边军、边民,尤以回民居多,是以颇为骁勇。前几日张献忠的人负责攻城,他亦是看在眼里。所以昨天张献忠让他的人今天负责攻城,他也没什么话说。

此时已是午时,马守应亲自在后督战,撤下了早上派出去的炮灰,派出了八千精锐手下攻城。和张献忠一样,他对于那些新附的流贼也没有太多的仁慈,那些人同样被他当成了消耗品。早上派出去的一万人,完整回来的不到五千。受伤的大多都是被滚烫的金汁浇到的,等待这些人的,无疑是惨遭病痛折磨之后死亡。

城墙上的军民看着早上的那批流贼刚退下,还没来得及欢呼,便看着另一拨漫山遍野的贼军又扑了上来。连午饭都没时间吃,只得疲惫的再次拿起武器。

“大人,若无援兵,再这么下去快要撑不住了。”归德卫指挥田克盛对前来巡视的归德知府郑三俊说道。

“放心,援兵很快就要到了。”郑三俊自信满满地说道。

“大人,现在连金汁都快没了。烧火之物已快用完了。”田克盛急道。

“拆门板,先从我的府上拆起,拆完之后拆你府上的。另外在城中贴出告示,想活命的便把自家门板拆来。”郑三俊毫不犹豫说道。

“卑职遵命。只是大人,门板终有拆完的时候,援兵究竟何时能到?若再无消息,只怕城内军民士气将一落千丈。”

“赶紧去做正事吧,三日之后必有援军。”郑三俊依旧自信满满地说道。其实他是有苦自己知,他又如何知道援兵什么时候到来?只是为了鼓舞士气不得已而为之罢了。反正若无援兵,照这么下去,归德是断然撑不过三日的。

周围军民听到他俩对话,俱是欢呼起来。援兵三日必到的消息随着拆门板的告示一道很快传遍全城。全城军民大受鼓舞,士气大振。郑知府先拆自家门板的举动亦是感染了其他人,一时间城中民众纷纷取出最后的煤和柴火,卸下自家门板送往军营。

四月十八日,再次轮到张献忠攻城,还是没能攻下。

四月十九日,张献忠与马守应各派五千精锐分攻南面城墙东西两段,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于今日拿下归德。为了鼓舞士气,张献忠下令,城破之后纵兵屠城三日。

经过十余日的连续战斗,流贼已露出疲态。随着精锐的伤亡逐渐加大,流贼中放弃归德的呼声不知不觉强烈了起来。许多人认为,与其在归德城下和这些硬骨头死磕,不如换个地方劫掠更为快活。

此时的归德城墙上,郑三俊已经带着衙役亲自上阵,拿着撑杆推开靠近的流贼云梯。

“求援的信使早已派出,莫非朝廷竟无兵可派了吗?哎,只是苦了城内百姓了。”郑三俊一边战斗,一边看着远方,希望奇迹能出现。

虽然现在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奇迹出现。

十数日的连番血战,三千守军能战的不足一千,参与守城的民壮亦伤亡四千余人。此时的归德城,已是危在旦夕。城墙上仅有不到两千疲惫至极的军民,而城下却是一万精锐的贼兵。所有人都知道,撑不下去了。就算撑过了今天,又如何撑过明日?

看着渐渐低落的士气,郑三俊振臂疾呼:“唯一死尔,有何惧哉?诸君不若与我奋勇杀敌,留个名垂青史,岂不美哉?”说完奋力一捅手中撑杆,竟将一个贼兵从云梯上击出,惨呼着从半空中直坠而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